叶绿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色素,它的合成与分解为生物圈带来了最壮观的色彩变化。植物、藻类和蓝细菌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合成叶绿素。光依赖型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(LPOR)利用光和辅酶NADPH,催化底物原叶绿素酸酯的C17=C18双键还原为单键。对于绿色植物,LPOR还是幼苗变绿过程中的关键酶。
近期,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琳课题组解析了分辨率为2.2埃的集胞藻LPOR结构和分辨率为2.4埃的嗜热聚球藻LPOR结构。这两个结构高度相似,均包含了9段alpha-螺旋和8段beta-链,整体呈现Rossmann型折叠,螺旋G位于结构域核心之外。辅酶NADPH的位置固定,但螺旋G存在显著差异。底物口袋紧邻NADPH的烟酰胺基团,螺旋G参与底物结合过程,其结构差异提示在底物结合过程中,螺旋G及其附近区域伴随有大的构象变化。此外,结构分析揭示了反应过程中的质子传递链。
这一进展以“Crystal structures of cyanobacterial light-dependent 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”为题,于3月31日在《美国科学院报》(PNAS)在线发表。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文章第一单位,学院硕士研究生董陈松是文章的第一作者。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A0503703、安徽省皖江学者计划等的支持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1920244117
版权与免责声明:本网页的内容由收集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。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,也不构成其他建议。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。邮箱:sales@allpeptide.com